五十多歲的李先生是位成功的老闆,但隨著產業結構改變,生意大不如前。李先生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生意也經營不下去。心理師與李先生幾次長談,發現李先生的想法是關鍵因素。
李先生從小是家人心目中的優等生,他喜歡擔任團體領導者,對人生的看法是「人生不是贏家,就是輸家」。
然而,隨著人生際遇的不同,李先生難以轉變心態,不斷評價當前的處境,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
「評價」反應出人們的「想法」,而非反應「事實」的本身。根基於某個想法下,便將事情簡化為是與非、對與錯。
一個人的想法如果是「人必須要有身份、地位」,那麼符合這個想法的人生,就是成功人生,反之,則是失敗人生。
臨床上,經常看到這類困擾的例子。有位年輕男性,家人生了重病,他注意到自己沒有太多情緒反應,懷疑自己不太正常。這樣的自我懷疑,反應出背後的想法是「人面對親人生病,應該要有強烈的情緒反應」。
有位媽媽覺得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太不懂事,被竉壞了,她認為「孩子應該要自動自發完成作業、協助家務」,卻發現孩子經常沒有完成功課、也沒有做家事。
事實的一部分是這位媽媽因為婆媳問題,每天都很晚下班,避開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因此沒有辦法指導孩子課業或家事的學習。
若能學習觀察到這些評價,不管是對他人或對自己的評價,或是他人對我們的評價,比較可以區分出這些只是批評的念頭,並非事實本身。
放下評價,將可以看到事物的全貌,將可學會接納自己,也接納周圍的人。
(本文刊載於2016年1月7日人間福報醫藥版)
(圖片來源:http://howtoblogabook.com/wp-content/uploads/2014/07/Magnifying-glass-dude-Johan2011-123-RF-Stock-Photos.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