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choicemedicalcenters.com/wp-content/uploads/2013/04/bigstock-Migraine-Headache-1133618-540x280.jpg?i=52300)
李先生是容易緊張的人,兩年前開始頭暈,一開始偶爾有症狀,現在幾乎整天。看過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眼科、精神科,仍無法找到解答。除頭暈,還感到噁心想吐、腳底發熱、下肢痠痛、失眠。他由女兒陪同做全身健康檢查,期待透過檢查找到病因。
筆者在健康檢查中心負責「自律神經檢查」,結果顯示李先生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數值偏低,自律神經調控能力較弱,平時呼吸速率快,心跳高,但本人絲毫感覺不到緊張。
頭暈確實有許多生理因素導致,需要細心診察。就醫過程中,患者需要耐心,不要對頭暈起更大情緒性反應,否則只會讓症狀更複雜。因應策略需要同時做問題解決(看醫師),也要做好情緒調適(接受症狀暫時難以改變)。
若排除生理原因,就要考慮心理因素,像是焦慮、憂鬱情緒、恐慌症等,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嚴重情緒困擾,可透過藥物治療暫時緩解。自己調適,可試試以下建議:
l 找回放鬆感覺:回憶一下過去舒壓方式,試著再從事。像是:瑜伽、按摩、泡澡、精油、聽輕音樂、找人聊聊、到戶外走走等。
l 練習腹式呼吸:平常呼吸速度較快且短淺的人,可試著放慢呼吸速度,但別一次下降太多。平躺在床上練習是很好開始,體驗呼吸過程中肚子起伏,之後可試著斜躺在沙發上,增加練習難度,最後才是上半身完全坐直。
l 觀察自己念頭:我們念頭就像是電影播放過程中的旁白,或像是白日夢般的心像,有些念頭可能讓我們感到焦慮、心情沮喪,若能試著不理會負向念頭,觀察它來來去去,瞭解到不一定要隨著不斷變動想法起舞,這也是一種改變自律神經反應開始。
頭暈症狀需要就醫找出原因,若是心理因素導致,自行調適後還是感到困擾,可就近尋求臨床心理師協助。
本文刊載於2014年11月19日人間福報醫藥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