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euroscientist.com/wp-content/uploads/2015/02/shutterstock_250176199.jpg)
蔡先生在子女簇擁下來看診。他擔心無法公平處理孩子需求造成孩子怨懟而失眠。但蔡先生對心理治療缺乏信任感,沒接受放鬆技巧練習,也不願持續回診,因而無法從談話治療中受益。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與精神科醫師互動上,他懷疑醫師能力,轉掛其他醫師門診。
過去研究,七成左右求助者可從心理治療受益。蔡先生問題困難度不大,但不與心理師合作難以解決困擾。
對考慮接受心理治療又猶豫民眾,心理師分享以下觀點供參考:
一、心理治療不是特效藥:大部分的心理治療工作需要投入不少時間,第一次見面只是初談,心理師需要詳細瞭解問題後,才會做出介入的建議。因此,持續前來心理治療相當重要。
二、心理師是專業人員:心理師接觸的患者相當多,很多當事人的困擾,或許很難啟齒,但是心理師可能聽過類似的問題,會盡最大的能力協助當事人。
有些人特別在意心理師的年紀、人生閱歷等,若能信任、引導心理師了解,可協助心理師進入當事人的世界,提供專業協助。
心理師是運用心理學知識的工作者,所採用的介入方式,大多是有他的理論依據,並非憑空而來。
三、忍受不自在的感覺:要在陌生的情境,與陌生人談論心理深處的話題確實不容易,會引發不少焦慮。
遵守專業倫理的心理師也不太談論個人的隱私,這時焦慮程度又會提升。
然而,這種焦慮感是正常的,需要忍耐一下。當事人可以先透露能講的內容,或是向心理師表達難以信任人的傾向,有經驗的心理師就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基本上,心理治療並不是個讓人太舒服的情境(當然太不舒服也不行),是追求成長的地方。
四、消除負向想法:有些人可能基於成長經驗,傾向否定任何新的事物,因而拒絕接受心理治療。
他們的負向想法像是:「別人總想傷害我」、「沒有人值得信任」。
這些想法用來解釋過往的成長經驗也許合理,但是放到現在身邊的所有人並不適用。
透過自我觀察,書寫內心的「自動化想法」,再練習轉換成正向想法,將有利想法的改變。
(本文刊載於2015/06/17人間福報醫藥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