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www.lindafisherman.com/images/relationships-happy-couple.jpg)
王太太抱怨長年來與先生在許多理念上不和。兩人頻繁爭吵,小到擠牙膏方式、家裡櫃子擺放、大到每年初二回娘家行程安排等。她拼命想改變對方,但卻徒勞無功,壓力漸漸累積,導致她經常心情低落、煩躁易怒、頭痛、肩頸酸痛、失眠。像王太太例子不在少數,許多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也經常陷入我對你錯爭論中。有些人透過沈默不語處罰對方,有的是故意唱反調阻礙對方行動。親子或夫妻間若長久陷入戰爭,要改變互動模式將變得更加困難。
若雙方可以看到彼此都是值得受到尊重與愛,願意改變對待彼此的方式是再好不過的。但有時改變只能從要求自身做起,透過小小改變在關係中起骨牌效應。要改善關係,心理師建議如下:
接納對方:許多爭吵原因,有可能也是當初覺得受到吸引或不嚴重的小缺點。不見得是對方行為改變,而只是自己想法、觀點改變。以此要求對方必需轉變並不公平。而且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想法及行動總是不斷調整,堅持以目前認定的「對」來改變對方的「錯」,只有造成彼此痛苦。只要單純接納彼此不同即可。
培養彼此好習慣:在每次互動過程中,質比量更為重要。花時間在改變對方缺點,倒不如將精力放在讓關係更和諧上。多花些時間在彼此陪伴,例如:以親子共讀或戶外活動,取代斥責孩子沈迷3C產品。新的習慣經過反覆練習,神經迴路會慢慢建立,舊的習慣會因減少練習而漸漸消失。
容許受到改變:期待對方改變,也要做好受到改變的心理準備。願意在對方重視的事情上做適度改變,可以讓對方感受自身影響力。彼此也可在過程中,學習謹慎提出改變的要求。
大禹治水的故事說明疏通勝過圍堵。若努力後還是有困難,除求助身邊親友,也可尋求心理師專業建議。
(本文刊載於2015/01/21人間福報醫藥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