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再次二日禪心得

[說法的人有自己的風格]
繼上次二日禪遇到嚴格的法師之後,這次遇到一位仁慈、幽默的法師。法師把自己對於禪修的體悟,以其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傳遞給接收的人。法師說二日禪就像是二日的度假,來就是要先讓身體放鬆,打坐時想睡就睡也沒有關係,身體放鬆了,心自然就會定下來。這次的法師會溫和提醒大眾,舉手投足都是禪修的機會(喝水、吃飯、簡易勞動等等),但從不責備大眾;而上次禪師則是告訴大眾要把握任何練習機會,不要東張西望,不斷指出用餐動作要放輕,讓我覺得有些緊繃。這讓我想到MBCT大概也傳承這種個人化的風格吧,所以雖有大致的課綱,但是練習的引導語是要團體領導人自己的練習經驗,自然的表達即可。

[禪修的後續影響力] 
平時度完長假後,回到職場對於許多事情的包容力會上升,感覺精力較充沛,較願意協助他人,沒想到這次短短的二日禪修,也帶來類似的效果。而且也會試著把禪修時練習的覺照力、慈悲感,納入每日生活中,這算是一種「後座力」吧!

[即使要做到禪定,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早在多年前閱讀mindfulness and psychotherapy,就知道正念或靜觀練習可以大致區為concentration meditation與mindfulness meditation,這就是中文裡常聽到的「止」與「觀」。實際練習1日4次30分鐘的「數息」靜坐後,才知道內心如此難以安定下來。

[法門無量誓願學]
這是四弘誓願裡的其中一句,唸著唸著,自然就背起來了。禪門裡有多種修行的方式,包括:誦經、念佛號、靜坐、經行,傳法的人為了救大眾,需要精通各種法門。讓我想起心理學有許多方法,學習的歷程也很類似,因為個案的需要,治療師不得不擴展自己的能耐,去精通許多治療的手法。

[解拜佛、誦經的困惑]
多年前我聽過拜佛是為了減少自我中心的感受,觀想佛陀的偉大,相較之下個人的渺小。這點我不是完全接受。我也聽過每個人都有佛性,拜佛是去啓發心中的佛性,立志成佛。感覺起來壓力也不小。這次法師做了一個有趣的說明,拜佛的動作本身可以用動禪心法去感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膝蓋跪下就像一片雪花輕輕落地,拜佛就只是做為一個覺察力的練習。或許這樣想對於自覺不是很接受佛教的某些大眾,應該會比較好接納。誦經法師說即使讀不懂也沒有關係,尤其是許多梵語的部分,誦經是去感受諸佛的智慧與慈悲,這點讓我比較能接受。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二日禪修心得

【學習捨得放下】得知後補上課程,要離開家兩日,喜悅瞬間轉為擔憂,透過不斷觀照內心,放下對於世間的執著。總有一天要離開所愛的人,所以,每一次道別都是練習。


【二日禁語】止語,可以少用文字來思考與表達。不需要和人打招呼,反而帶來一種釋放,全然與自己同在。止語,讓可以人專注到自己,管好自己,注意到自己對所有一切事物的評價。


【比較心】法師建議保持六根清淨,不要東張西望,連牆上的圖畫、佈告都不要閱讀。一開始對於法師的教導心存懷疑,為何不能欣賞好的風景,正念不是活在當下嗎?後來才體會到這是一項很好的觀點,可以簡化生活要處理的事物。法師的嚴厲,是要提醒來禪修的人,要設法讓自己把握每個當下精進,莫懈怠!


【面對疼痛】一天5~6次30分鐘的靜坐,穿插著立姿瑜珈、臥姿瑜珈、動禪、慢步、快步及跑步經行。初次體驗到連續靜坐是會腿痠,過程中不斷學習如何處理困難的身體感受,彷彿是提早去學習面對病苦。


【開放心】習慣於邏輯思考的世界,認為合理的才會接收進入心中。也習慣於體驗過後,有效果才會相信。這樣的自己,多數時候對於新訊息習於質疑。意識到這點也不錯,可以選擇在合適的時候,快點放下心中的質疑。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邁向未知

107/06/22是一個需要記載下來的日子,每天認真做40到45分鐘的正念練習,已經累計有半年的時間。這些練習包括:身體掃描、靜坐、正念行走、正念伸展、慈心禪,還有其他的日常練習,像是3分鐘呼吸空間、 生活禪…等等。


99年也曾經花了半年的時間來靜坐,可惜不得要領,最後因為身體上背部的疼痛無法克服而中斷。這一次,有了更多的準備下,包括:正念認知療法的專訓課程、法鼓山初級禪修班、卡巴金醫師的錄音檔,還有其他國內外先進們的錄音檔引導。這一次的感覺就比較容易一些。


現在的感想是很多原本的習慣還是類似的,例如:一樣可以觀察到自己無法控制脾氣、對人有所批評、逃避困難、不專注、找藉口…等等。看著這些事情在生活中不斷上演,有時候可以稍微的轉變看事情的角度、做事情的方法。只是這樣的時候,沒有自己期待的多。 這就是這一刻的狀態,也只能如實接納。


正念認知療法強調以治療師本身的正念練習經驗,做為治療上很重要的依據,以此來引導個案去對個人的生活產生好奇、開放、友善、仁慈。正念認知療法的治療師專訓總計有四個階段課程。第三個階段是5天的閉關止語禪修。這個部分是下個階段要去做的事。


做一個治療師本身就是幫助人的工具,如何調整這個工具,其中一個方法就是透正念練習增加自己的專注與仁慈的能力。期待透過每天不斷的練習,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終有到達的時候。當然,扺達與否本身並不重要,不需強求,因為這也是一種想法。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與其安樂死,不如清醒覺知的活著

近期社會報導傅達仁安樂死的事件。我的想法是媒體有其運作的方式,需要找個吸引讀者注意力的主題。


對於死亡的議題,另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是活著的時候,要如何清楚知道自己正活著,去完成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至於要如何死亡這事,本來就存在著很多不可控制 。某些人想要透過安樂死,來逃避人生或死亡的痛苦,增加控制的感覺,是可以被理解的。


以現在台灣的安寧療護,雖然已經推行了這麼久,實際上病人能夠妥善的到照顧的並不多,因為這還是牽涉到醫院經營的考量。


或許注意一下,看看自己這則新聞被翻攪起來的情緒是什麼(害怕、擔憂、生氣、厭煩...),試著放下此刻的心情,是否那種想要逃離一切的傾向被誘發,然後試著如實地看到它,再回到當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