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江山易改 本性「可」移


(圖片來源:http://eagerbrain.com/wp-content/uploads/2015/03/Change-Your-Life.jpeg)
這段心理治療相當曲折,值得分享給尋求「改變」的人。兩年前,張太太在先生的陪伴下,前來接受心理治療,初次見面時可以感受到她的抗拒心情,需要先生的陪同才願意進入會談室。


張太太婚後搬進與公婆、小姑、小叔同住的大家庭,她曾經努力融入夫家,但感覺自己得不到肯定,最後,索性讓自己忙於工作。

張太太實際上能和孩子相處時間不多,孩子從小由小姑帶大,生活習慣和張太太期待有很大落差,但她又撥不出時間管教。

張太太在外頭與人相處良好,但對孩子則是情緒反應大,經常詢問孩子「為什麼你不寫功課」、「你告訴我,為什麼不做家事」。而孩子大多選擇安靜地挨罵。

張太太的問題有些複雜,表面上是親職教養問題,或是她與婆婆、小姑、小叔間相處問題,實際是張太太性格易怒的問題。

第一階段心理治療談了十二次,心理師確定張太太還沒有準備好,再談下去也改變不大,因此結束治療。

第二階段心理治療大約隔了半年,仍是有些難度,有三個部分相當關鍵:

一、動機影響療效:張太太表明如果沒有搬出大家庭,她才不願意做任何調整。

由於張太太一家人短時間內無法搬出來。考量到張太太改變「動機」下降。心理師引導張太太思考未來可能面臨的結果是孩子與她關係持續疏離,考量到這項「後果」,張太太願意持續心理治療,改變自己易怒的脾氣。

二、「觀察」即是正念練習:當心可以靜下來時,才可以觀察到情境變化。

張太太觀察到孩子在學校、教會活動、營隊當中都可以表現良好時,她才開始洞察到個人的教養方式存在問題。透過生活中觀察學習、治療情境中的演練,讓她能模仿合宜的親子互動模式。

三、實際經驗促進改變:在偶然的機會裡,透過教會的安排,張太太有機會定期去陪伴身心障礙的孩子,由於長時間實際練習耐心,讓她更可以在和自家孩子互動時,減少發怒、說教、質問,選擇陪伴、傾聽、瞭解、同理孩子的感受。


心理師建議,如果要選擇改變本身的個性,心理治療將是漫長的過程,但可以得到改善的結果,相當值得冒險與嘗試。

(原文刊載在2015/08/12人間福報醫藥版)


相關文章:當所愛的人患有「邊緣性人格疾患」,怎麼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