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再次二日禪心得

[說法的人有自己的風格]
繼上次二日禪遇到嚴格的法師之後,這次遇到一位仁慈、幽默的法師。法師把自己對於禪修的體悟,以其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傳遞給接收的人。法師說二日禪就像是二日的度假,來就是要先讓身體放鬆,打坐時想睡就睡也沒有關係,身體放鬆了,心自然就會定下來。這次的法師會溫和提醒大眾,舉手投足都是禪修的機會(喝水、吃飯、簡易勞動等等),但從不責備大眾;而上次禪師則是告訴大眾要把握任何練習機會,不要東張西望,不斷指出用餐動作要放輕,讓我覺得有些緊繃。這讓我想到MBCT大概也傳承這種個人化的風格吧,所以雖有大致的課綱,但是練習的引導語是要團體領導人自己的練習經驗,自然的表達即可。

[禪修的後續影響力] 
平時度完長假後,回到職場對於許多事情的包容力會上升,感覺精力較充沛,較願意協助他人,沒想到這次短短的二日禪修,也帶來類似的效果。而且也會試著把禪修時練習的覺照力、慈悲感,納入每日生活中,這算是一種「後座力」吧!

[即使要做到禪定,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早在多年前閱讀mindfulness and psychotherapy,就知道正念或靜觀練習可以大致區為concentration meditation與mindfulness meditation,這就是中文裡常聽到的「止」與「觀」。實際練習1日4次30分鐘的「數息」靜坐後,才知道內心如此難以安定下來。

[法門無量誓願學]
這是四弘誓願裡的其中一句,唸著唸著,自然就背起來了。禪門裡有多種修行的方式,包括:誦經、念佛號、靜坐、經行,傳法的人為了救大眾,需要精通各種法門。讓我想起心理學有許多方法,學習的歷程也很類似,因為個案的需要,治療師不得不擴展自己的能耐,去精通許多治療的手法。

[解拜佛、誦經的困惑]
多年前我聽過拜佛是為了減少自我中心的感受,觀想佛陀的偉大,相較之下個人的渺小。這點我不是完全接受。我也聽過每個人都有佛性,拜佛是去啓發心中的佛性,立志成佛。感覺起來壓力也不小。這次法師做了一個有趣的說明,拜佛的動作本身可以用動禪心法去感受,「身在哪裡,心在哪裡」,膝蓋跪下就像一片雪花輕輕落地,拜佛就只是做為一個覺察力的練習。或許這樣想對於自覺不是很接受佛教的某些大眾,應該會比較好接納。誦經法師說即使讀不懂也沒有關係,尤其是許多梵語的部分,誦經是去感受諸佛的智慧與慈悲,這點讓我比較能接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