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創傷後壓力疾患 認知行為可治癒

(圖片來源http://i.huffpost.com/gen/965313/thumbs/o-PTSD-DIVORCE-facebook.jpg)
近來天災人禍頻傳,從馬航失蹤、南韓歲月號船難,到越南暴動,一般人光看新聞報導就難以心情平靜,更何況遭逢事件的當事人及家屬。這類嚴重創傷事件還包括:遭受身心虐待、經歷性侵害、嚴重車禍、自然災害、戰爭等。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指出,個體經歷死亡或嚴重身體傷害威脅,或得知家人遭遇這類事件,有可能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疾患」。症狀包括:反覆想起事件、做惡夢、迴避與創傷有關的事物(例如:車禍後不敢再搭車)、情緒低落、注意力無法集中、失眠、過度警覺等。


近期媒體刊載,透過電流控制改變夢境,或許將來可以用來治療創傷後壓力疾患。然而,目前研究顯示,已有多種心理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治癒該疾患,分別是:延長暴露法、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以及認知行為治療。其中又以認知行為治療的成效最為顯著。

認知行為治療通常每周進行一至二次,大多需進行三至四個月,主要的治療內容包括:

一、改變負向想法:了解自己不需為創傷事件負責;創傷事件後的許多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

二、改變對創傷記憶的反應:透過詳細寫下或生動想像的方式,重新回顧創傷經驗;教導患者如何面對誘發創傷回憶的事物。

三、改變因應行為:教導患者了解壓抑想法、逃避某些情境的因應方式,是無法改善問題的。

雖然並非所有遭遇創傷事件的人都會發展出創傷後壓力疾患,但如果有上述多種症狀,且嚴重影響生活功能,應積極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原文刊載於2014.05.21人間福報醫藥版的【身心健康小學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